這里,黎明人用心記錄著黎明發生的一切,無論是公司新聞、行業聚焦,還是新聞都將及時準確的呈現給每一位讀者……
2021年的1月,在國家級農業產業園江蘇黎明食品集團的工廠內,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:脫水車間,粉粒車間,腌漬車間,保鮮車間內人頭涌涌,卸貨、出庫、加工、分級、裝柜……忙碌的身影遍布在車間各處。
黨的十八大以來,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解決好“三農”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要加快發展鄉村產業,順應產業發展規律,立足當地特色資源,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,優化產業布局,完善利益聯結機制,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。”
邳州白蒜,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,已經成為邳州一張特色的名片。在帶動農村產業發展的同時,也走出了一條富民產業新路徑。邳州是全國優質白蒜重要的基地,如今,江蘇黎明食品集團大蒜全產業鏈已經成為當地富民產業的典型代表,走出了一條產業富民的新路徑,有效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。
●11萬畝優質出口大蒜種植基地;
●每年收購大蒜數量達20萬噸;
●精深加工產業每年拉動農村剩余勞動力1500人;
●“公司+基地+農戶”為主要的經營模式直接、間接帶動邳州當地近幾十萬蒜農共同致富。
“一頭蒜”富裕了邳州百姓
1月28日一早,宿羊山鎮新安村62歲的農民郭建珍早早地來到了江蘇黎明食品集團工廠,她和周邊的鄉親已經在黎明食品工作了十余年了。這些年,郭建珍一家一直種植大蒜,收入還不錯。靠著種大蒜、賣大蒜、農閑的時候來黎明食品做工,一家人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。她說:“我們邳州農民靠著大蒜養活了自己,養富了自己。我們家的大蒜一直都賣給黎明食品,他們不僅教我們種植的技術,每年還能為我們解決銷路,我們種多少,他們就收多少,一年能有幾萬元的收入呢。”據了解,每年就有數千名當地農民實現剩余勞動力的轉化,農民的錢袋子鼓了,腰板也直了。
邳州市宿羊山鎮擁有“中國大蒜第一鎮”的美譽,“邳州白蒜”因具有蒜頭大、皮色白、肉質脆、辣味適中、蒜瓣少、形狀整齊等特點,被譽為白蒜中的上品,先后獲批“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”、“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產品”。
江蘇黎明食品集團立足大蒜產業,規模化運營有效規避了農產品市場風險,更帶動了當地越來越多的農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。
公司每年消耗大蒜等農產品原材料數十萬噸,農民再也不用為大蒜賣不出去,沒有銷路而發愁了。江蘇黎明食品集團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富農興農之路,不僅僅單純依靠的是出口保鮮大蒜,而是在科研上不斷創新,不斷拉長大蒜產業鏈。
“一頭蒜的產業”帶動了鄉村振興
作為國家級龍頭企業,公司先后致力于大蒜新品種開發、大蒜種植技術培訓、大蒜農產品檢測、大蒜深加工系列產品研發項目,是一家擁有黑蒜、脫水、粉粒、腌漬、罐裝、保鮮蒜米六大生產線的大蒜全產業鏈食品企業,研發出黑蒜牛肉醬、黑蒜醬油醋、黑蒜阿膠糕、蒜蓉辣醬等系列自主產品,公司還作為企業第一起草人參與了黑蒜產品國家標準的制定。
江蘇黎明食品集團規模化的運作必須依賴強有力的品牌,經過二十年的發展,中國馳名商標——“ZLM”牌保鮮大蒜這一國家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越來越多的輸出國門,實現產品營銷的前沿化、多元化。多年來,江蘇黎明食品集團堅持用工業化理念推動大蒜產業向產業鏈、價值鏈、創新鏈高端攀升。
流連“蒜”術 情系鄉間
隨著產業的不斷做大,江蘇黎明食品集團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帶來了經濟和社會效益。大蒜的收購加工銷售加快了農產品的流通,新產品的開發增加了農產品的附加值開發,同時也為更多人帶來了就業機會。尤其在收購季節可增加上千人的就業崗位,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家鄉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,為農民增收、農業增效做出了重大貢獻。
立足鄉間,不忘回饋鄉間,發展起來的江蘇黎明食品集團始終奉行積極奉獻社會,攜手發展地域經濟,廣泛參與社會公益事業。2020年春節疫情期間,公司積極發揮海外市場的資源優勢,通過多方渠道采購N95口罩、醫用酒精等緊缺物資,共向邳州市政府、宿羊山鎮捐贈150余萬元的現金和物資,多次慰問一線醫護人員和防控工作人員,全力支援打贏疫情防控戰……
“為耕者謀利 為食者造福”
這不是簡單的一句口號,而是一種使命、一種擔當。江蘇黎明食品集團充分發揮農村地方經濟特色,以富民、強民為己任,充分發揮國家級龍頭企業示范引領作用,加快富民步伐,讓農民的錢袋子更鼓!
上一條:集團董事長做客江蘇衛視大型政策解讀欄目《黃金時間》
下一條:黎明發布丨東方黎明控股集團隆重召開2020年工作總結表彰暨2021年動員大會 |
返回列表 |